政三B 07114226 楊若渝
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6809/4918288
發布時間:2020-10-07 21:59
歐洲議會通過 籲歐盟與台灣迅速展開投資談判
歐洲議會今天通過「共同商業政策年度執行報告」決議案,呼籲歐盟執委會與台灣迅速展開投資談判。新任的貿易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日前已表示歐盟展現與台灣連結決心。
歐洲議會今天在全體會議上以431票贊成、140票反對、124票棄權,壓倒性表決通過「共同商業政策年度執行報告」決議案。除檢視自2018年以來歐盟對外經貿以及今年因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對貿易發展帶來的影響,並要求歐盟加強貿易關係多樣化,強調必須避免歐盟經濟對一些主要貿易夥伴的供應鏈過分依賴。
這份報告除呼籲歐盟與澳洲、紐西蘭等展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並特別重申呼籲與台灣迅速開始投資談判,並請歐盟「界定談判範圍」。
全會今天通過歐盟新任貿易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任命案。他在2日的任命聽證會上已表示,歐盟在投資層面與台灣密切對話,展現與台灣連結決心。
在經貿談判部分,他表示,歐盟當務之急是與中國談妥投資貿易協定,然後再評估與其他區域進行談判。
歐盟在2015年發布新的貿易投資政策,提出邁向負責的貿易投資政策,推動符合現代經濟模式的貿易政策,考慮與台灣洽簽投資協定。隨後在2017年9月歐盟貿易政策報告文件中指出,已準備與台灣展開投資談判。
自歐盟表示有意與台灣洽簽投資協定後,歐洲議會多次發聲呼籲盡快與台灣展開談判。
此外,這份決議案中指出,對過去3年美國貿易政策方向重大變化感到遺憾,並且關切美國單方面增加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呼籲歐盟應繼續與美國合作,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決議案批評中國讓歐盟企業面臨各種歧視性措施,呼籲歐盟與中國政府合作消除此類行為和障礙。另請歐盟對中國侵害人權作為採取對策,例如排除新疆維吾爾族人被迫勞動的產品進入歐盟供應鏈。
心得分析:
因為新冠肺炎的緣故,全世界的貿易情況都不如以往,而遇到重大情節後,人們總會開始思考如何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事件再發生而影響國情。而歐盟通過「共同商業政策年度執行報告」用意在呼籲貿易投資關係應該更加多樣化、分散風險,不過度依賴某些國家的供應鏈。
台灣其實與歐盟一直以來貿易關係良好,透過「2020 歐盟-台灣雙邊關係概況」可得知,以2019年來看,台灣仍維持歐盟全球第 15 大貿易夥伴,並躍升為亞洲排名第五;歐盟則為台灣第 4 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成長近一成,達到 505 億歐元。而台灣與歐盟在許多社會議題上具有共鳴,人權司法、性別平等、氣候變遷、再生能源方面都持續進行政策交流對話。
歐盟執委會也曾表示過2020年貿易總額恐大減5700億美元,因此對於有利國家或好雙邊協議固然重要,然也要處理內部問題,原歐盟與中國簽訂的貿易與合作協議漸漸的產生問題,如因中國人權等問題,使歐盟企業面臨各種歧視性措施,在這次「共同商業政策年度執行報告」中亦呼籲歐盟與中國政府合作消除此類行為和障礙。歐盟當務之急是與中國談妥投資貿易協定,然後再評估與其他區域進行談判,但對於已承諾盡快與台灣展開投資談判,也是對台灣的一大肯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