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相強生:是時候替無貿易協議下脫歐做準備
(中央社倫敦16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首相強生今天表示,現在是時候為了英國在無貿易協議之下脫離歐洲聯盟(EU)做準備,因為歐盟拒絕認真協商。強生還說,除非歐盟改弦易轍,否則將不會有協議。
路透社報導,5年來的英國脫歐危機若在紛擾中以無貿易協議作結,恐令英國、歐盟與擴及其他地區的複雜供應鏈陷入混亂,並使得武漢肺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加重。
歐盟昨天召開峰會後下達最後通牒,對於談判缺乏進展表達擔憂,並呼籲倫敦當局在關鍵癥結點退讓,否則明年1月1日起雙邊貿易聯繫將斷裂。
強生(Boris Johnson)今天表示:「我已做出結論,我們應為1月1日起(與歐盟間採取)更類似澳洲的方式做準備,也就是單純以全球自由貿易的原則為基礎。」
「除非(歐盟談判)方式徹底改變,否則我們將訴諸澳洲方式來解套。而且我們應帶有強烈信心這麼做。」
強生還說:「情勢愈來愈明顯,歐盟不希望做出我們原本要求的加拿大式協議。我們曾加入歐盟45年,他們能給我們加拿大式條件,卻不這麼做,這確實似乎令人費解。」(譯者:楊昭彥/核稿:張正芊)1091016
心得:
我們知道,英國之所以脫歐主要因素是需求與歐盟所能給予的不符。因此,英國為了不在歐盟的限制下行事,進而決定脫歐。
但英國脫歐所衍生出的,並非容易所能解決,其擴及到其他地區的複雜供應鏈,加上武漢病毒所帶來全球貿易的衝擊,讓英國不得不設法想出對於雙方較好的辦法。
目前較為棘手的問題,大致上可以分為四類:
1.公平的環境競爭下,只要牽涉到貿易,則勢必會出現這樣的規則。但具體將其放在歐盟與英國上,英國也明確表示會脫歐就是希望能不受歐盟所約束,像是環境法規、政府援助、勞工權益等等。
2.關於漁業方面,雙方對於此產業的角度,英國希望可以完全進入歐盟魚市場,但對於歐盟則是希望能進入英國的水域。這對於英國現在獨立主權國家的身分不符,因此是不可能的。
3.未來協定規則框架,對於未來雙方所有簽署的協定,以及執行,甚至是歐洲法院的角色及作用等,都仍需探討。
4.愛爾蘭陸地邊界,可以說是此次脫歐的敏感點,保持北愛爾蘭及愛爾蘭共和國間的邊境盡可能開放,其位於英國與歐盟的邊界。
從近幾年的談判下來,除了無止盡的討論與談判外,可以看出英國真正在意的點是,歐盟尚未把英國當成獨立的國家看待;而歐盟則對於英國絲毫不讓的堅定態度感到惱火。
英國也表示,其與歐盟間的談判並無視嚴重的大問題,這中間只有些微的歧異,認為歐盟的表態過於嚴謹,且沒有商討的空間,若日後真的要達成協議,則歐盟勢必要展現出更大的「彈性空間」。
倘若最後談判始終不法達成共識,則英國可能出現強制脫歐,也就是「硬脫」。則在此無協議的脫歐情況下,英國與歐盟的貿易則會遵循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這也意味著各種的關稅與限制。在如今新冠狀病毒所帶來的經濟衝擊下,很有可能帶來雪上加霜的效果。
政四B 06114226 劉宗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