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三A徐培源 07114146
武漢肺炎疫情嚴峻 梅克爾取消11月柏林歐盟峰會
內容: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以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為由,取消11月26日歐洲聯盟(EU)在柏林的領袖峰會。這場峰會原將討論歐盟與中國的關係。
法新社報導,梅克爾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場峰會後告訴記者:「在疫情的情況下,我們清楚表示不會舉行這場非正式峰會。我們必須取消這項峰會。」
歐盟愈來愈憂心中國的人權和不公平貿易問題,但27個成員國仍無法團結一致,對北京採取更強勢的立場。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因此要求召開這項峰會。
柏林尤其熱切希望在年底前達成歐盟與中國的投資協議。這項峰會原本有助於歐洲達成一致立場。
中國表示今年可達成協議,但歐盟官員堅持他們不會單純為了完成談判,就接受不公平的條件。
心得
歐洲新冠肺炎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各個國家本來重啟的經濟活動也因為新冠肺炎的SECOND WAVE因此再次停止,政治上的活動也亦然,在我的觀點來看,此次疫情凸顯了歐盟體制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在過去,不管是歐債危機、移民危機以及南歐的金融危機等,歐盟都有一定的機制去處理和面對,而這些機制的運作仰賴的是歐盟的互助機制,危機來臨時,能保有餘力的國家就會跳出來在歐盟的體制之內支援其他國家,例如當南歐出現經濟危機時,德國、法國等國家就會運用自身經濟實力和影響力去幫助它們度過危機,這樣的觀念就跟運動場上聯防機制很相似,當漏洞出現時,可以依靠隊友的機動性和能力去彌補,這也是為何歐盟雖然沒有一個強制的公權力在裏頭,但還是可以保有一定效率的去運作,但這次新冠肺炎的議題就很不一樣了,病毒是不分國界、人種的,因此無論是經濟實力平平的南歐國家或是強大的西歐國家無一能倖免於此次病毒的肆虐,當大國如德法都因為病毒的關係導致國內問題重重,更加沒有餘力跳出來幫助其他國家,也就沒有辦法發揮所謂的互助機制和聯防機制,除此之外,因為疫情的關係,像是口罩等物資的缺乏所造成的衝突也讓歐盟內部各國意識到雖說都在歐盟的體制之下,但是當危機發生時各國思考的模式還是以自身國家的利益為主,而這樣的思考模式是否會隨著疫情的結束而中止抑或會持續下去,也將決定未來歐洲各國的貿易模式、互動以及政治上的合作,因此可以說新冠肺炎的出現,完完全全衝擊了二戰後國際間的互動模式、體制以及觀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