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三B 07114247 吳仲喆
研究:中資收購歐洲企業
背後常有政府影子
2020-10-01聯合新聞網
新聞內容:
美國媒體引用一項研究報導,過去10年間,中國政府以股東身分,把手伸入中國公司收購歐洲各地企業的風潮中,而且經常是在層層疊疊的幕後運作。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引述荷蘭顧問公司Datenna BV的新研究指出,自2010年起,中國在歐洲的650件投資案中,約40%高度或中度涉及中國國有或國家掌控的企業,其中有些是高科技公司。
Datenna BV專門提供投資篩選及出口管制法規方面的服務,花了近4年建立企業所有權資料庫。分析師爬梳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企業註冊資料庫,得到上述結果。
Datenna BV發現,在許多歐洲企業合併案和收購案中,中國政府的影響力實際上隱藏在層層所有權、複雜的股權結構,以及由歐洲子公司出面執行的交易之後。
中國政府涉入這些案子的程度,凸顯歐洲政府缺乏一個像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那樣有力、積極的系統,可基於國家安全疑慮,擋下國際收購案。歐洲官員愈來愈擔心,歐洲企業會受制於外來影響力,喪失重要創新能力,尖端產業也蒙受侵害。
為彌補缺失,歐洲聯盟制定新規,將於10月11日生效,以預防外資帶來的潛在安全問題,中國正是頭號防範對象。
以中國由上而下的經濟模式來說,與政府有牽連的企業具有相當關鍵的地位,因為這些企業讓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得以在商界發揮極大影響力。西方國家政府及企業領袖長期批評中國公司掠奪及違反競爭規則,而這類行為背後常有國家給予的優惠補助措施撐腰。
如今,隨著北京對西方先進科技的胃口愈來愈大,令人擔心中國正收購歐洲的技術知識、謀求迅速超越歐洲企業,因此中國政府支持的企業在國際上也面臨愈來愈嚴格的審視。
在美國、澳洲等地,中國的華為技術公司、中興通訊及開發影音應用程式TikTok的北京字節跳動公司(ByteDance)相繼成為政治爭議;多數歐洲政府原本不願像美國總統川普那樣對中國採取對立態度,此刻壓力也愈來愈大,必須有所行動。
多年來,中國政府涉入歐洲併購案一事,幾乎都不受審查。歐洲審計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9月在一份報告中就表示,有關中國直接投資的官方資訊「不及時…零碎不全」,審計官員特爾波姆(Annemie Turtelboom)更形容中資是「資料黑洞」。
歐盟去年公布一份外來直接投資的報告,內容提到,中國國有企業在2010年到2017年間,執行了57件收購案。
德國、法國及已脫離歐盟的英國近期都行使權力,擋下一些交易案。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者賈西亞-艾雷洛(Alicia Garcia-Herrero)指出,歐洲的投資審查機制比其他先進地區鬆散,根本是誘使中國覬覦歐洲科技。
一些追蹤中國在歐洲金流的私人研究員曾發現,以價值來看,公開的收購案中,超過半數背後有中國國有企業的影子,例如中國化工集團2015年收購義大利倍耐力集團(Pirelli & C.),明顯是國有企業所為,更不要說其他規模較小、未公開,以及由歐洲子公司出面收購、因而避開審查的交易。
Datenna BV發現,總的來說,2010年到2020年間,中國企業收購了650家歐洲公司;而中國政府對其中161家中國企業具有高度影響力。
然而中國設在歐盟的商會近期表示,國家涉入不算什麼問題,國營企業都是「獨立決策」。
數年前的歐元危機導致葡萄牙、希臘、義大利等南歐國家出售昂貴的基礎設施給中方,美國顧問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發現,2010年到2020年上半年,中方在歐盟直接投資的1880億美元中,有56%來自國營企業。
近年,雖然因中國限制對外投資及歐洲對中資興趣降低,大筆中資開始減少,但與中國政府有牽連的企業,其股權結構通常很複雜,資金來源、涉及機構及層層所有權也很多,令人更難以判斷最終控制大權在誰手中。
心得:
這項研究傳遞了中國政府與其國內企業間上對下的經濟關係,以及歐盟內部對於外資審核系統的不積極,這將會使得歐盟企業會逐漸受制於外資的牽制(以中資為主),可能使其喪失原有的品牌名聲,甚至是創新能力。而中國政府對於國內企業的掌控,讓它們(企業們)成為了中國政府獲得尖端技術的工具之一。對歐盟來說,中國的政治爭議與其龐大人口所能創造的經濟效益,兩者之間需要有所取捨,另外,美國總統川普對於中國的對立態度也讓歐盟在中美之間的位置變得尷尬,總而言之,在面對這些明顯帶有政治色彩的企業兼併(收購),歐盟勢必要做出相關規範來有所制約,以免被捲入中美兩國的政治風波中,還要被貼上親中的標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