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政三B 07114259 黃湲

歐盟計畫提高間諜軟體或人臉辨識服務出口許可門檻

2020.11.10 Ithome /陳曉莉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1026

新聞內容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與歐盟高峰會(European Council)在周一(11/9)指出,他們在協商後決定,未來歐盟若要出口可能侵犯人權的雙用途產品、軟體或技術時,將必須取得許可。來自德國的歐洲議會議員Bernd Lange表示,尊重人權將成為以後的出口標準。

此一新的規定將涵蓋高效能電腦、無人機、特定的化學藥品、諸如間諜軟體或人臉辨識等網路監控工具,以及可變更目的的應用程式,目的是為了避免由歐盟出口那些被應用在侵犯人權的監控與入侵技術,對保障全球人權與政治自由盡一份心力。

因此,他們希望會員國能夠加強報告其出口管制,特別是透明化有關網路監視產品類別的商品出口,而且若未來有新的監控或可能違反人權的技術出現,也會快速將它們納入。

Lange指出,此一新的規定將可用來塑造全球的價值觀與規則,以保障人權、勞工權利與環境。來自西班牙的議員Markéta Gregorová 則說,整個歐盟的網路監控出口將會更透明化,同時也會控制生物辨識監控的出口,獨裁政權將無法再秘密取得來自歐盟的網路監控技術。

此一決定還必須取得整個歐盟議會及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正式批准才能生效。

 心得

          隨著資訊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很多新興的科技產品,除了智慧型手機的不斷精進之外,像是人臉與指紋辨識、針孔攝影機、無人機等新技術也不斷推陳出新,也幫助了人類生活的便利性,但是仍然因此出現許多隱私、犯罪問題,不肖人士透過科技幫助從事違反道德及法律的行為,甚至有些獨裁國家利用科技侵犯人民權利,因此歐盟首先針對這樣的問題提出了嚴格的管制措施,歐洲地區一直是全球最重視人權的國家之一,因此當科技進步到可能侵犯人權時,就需要透過一些管制措施防範,而透明與公開資訊即是重要的一環,這樣就能在發生問題時找到究責的廠商,我認為這樣的問題容易被大家忽視,因為大家只追求科技的進步及帶來的方便、效率,卻忘記背後產生的社會問題,因此歐盟這樣的政策推行是有助於全球發展的,也可進而影響周邊各國效仿,帶來良好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政四B 黃子維 06114239

  政四 B 黃子維 06114239   【標題】歐盟各國陸續收到疫苗 德國、匈牙利搶先開打     【日期】 2020/12/27 10:13     【出處】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