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經濟 2023年前無法重返疫情前的水準
2020/11/05 中央廣播電臺 Rti
【出處】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3987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撰稿編輯:黃啟霖
歐盟(EU)今天(5日)表示,歐洲爆發第二波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遏阻了剛萌芽的復甦。歐盟並且警告說,在2023年以前,歐洲經濟不會重返疫情之前的常態。
歐盟負責經濟事務執委簡提洛尼(Paolo Gentiloni)向記者發布新成長預測時表示,「反彈已被打斷了。」經濟前景惡化令歐洲經濟迅速反轉的希望破滅,同時令人質疑,是否需要更多激勵措施才能避免持續的傷害。簡提洛尼表示,「我們從來就不指望V型復甦。現在我們確切知道,我們不會有這樣的復甦。」
簡提洛尼在發布的預測中表示,布魯塞爾指出一整個系列的危險訊號,包括更高的失業率和飆升的負債水準,因此各國需要維持支出以重振他們的經濟。
歐盟執行委員會表示,歐元區明年將只會擴張4.2%,遠低於7月預測的6.1%。
簡提洛尼表示,事實上,歐洲大陸各地再度出現成長中斷的情況,讓復甦在短期內停頓,而前景將會有極高的不確定性。儘管2020年年中的復甦超乎預期,止住了今年歷史性衰退的深化,但現在已失去動能。
歐盟表示,使用歐元的19國今年的經濟將萎縮7.8%,而不是先前預測的負8.7%。但是,執委會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警告說,歐盟的經濟生產不會如先前的希望,在2022年以前重返疫情爆發前的水準。
【心得】
現在可說是歐盟的多事之秋,對內,歐盟乃至整個歐洲各國都正因為中國武漢肺炎第二波疫情的蔓延而陷入焦頭爛額,原本稍緩的第一波疫情使歐盟的經濟有了一個復興的一點希望,現在這一點希望在歐盟經濟事務執委的證實下被第二波疫情正式破滅;對外,美國大選的紛擾與日後的國際情勢也是歐盟需要審慎觀察的重點議題。
不過單就對內疫情與對外外交,有個共同焦點便是中國,在封鎖、禁足措施相繼下達、醫療體系逐漸不堪負荷的這個時候,失去控制的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勢必在日後浮現出這個疑問: 誰該為這個一連串糟糕的瘟疫蔓延負起責任? 歐盟在這個問題上,可以不跟上美英的腳步一同指控中國,那麼其他諸如對外思想、言論審查的這些有關中國的國際爭議呢? 在美國與中國的分歧逐漸顯現時,擁護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標榜價值共同體的歐盟又該如何看待自身與中國的關係,是關心歐盟自身對內經濟以外,另一個遲早都要苦惱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