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重建盟友關係 拜登擬撤部分關稅
出處: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1112000196-260203?chdtv
時間: 2020/11/12
內文:
美國總統大選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出,專家認為,有鑑於美國總統在貿易政策擁有較多發揮空間,這位新科總統走馬上任後將先從貿易領域下手,預料他可能展開貿易談判,終止部分關稅,藉此重建與盟友的關係。
儘管拜登尚未公布細節,但幕僚與顧問表示,拜登即將檢視這些關稅措施,而且和川普總統一樣,拜登大致上握有可跳過國會的支持就採取行動的權力。
在川普的主導下,美國向全球許多商品課徵關稅的貿易政策,包括來自多國的鋼鋁、歐洲葡萄酒與乳酪、中國進口美國商品的四分之三,皆是課稅範圍。
拜登先前提出,面對傳統經濟盟友,他將以合作取代對立,和這些盟友合組經濟同盟共同施壓中國。民調顯示,無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的支持者,皆對於中國的好感度降低。
倘若共和黨仍續掌參議院,一些拜登提出的政策勢必難以過關,但美國總統在貿易政策擁有較大的權限,能夠自行決定進行協商,或是在適合的情況下取消或者實施新關稅。
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指出,若要一些政見有所進展,貿易和移民將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貿易是少數拜登能夠展現政績、可以單方面執行的政策領域,其他的重要政見在國會阻撓下,恐怕會胎死腹中。
美國勞工聯合會(AFL-CIO)主席川卡(Richard Trumka)表示,拜登應該重新檢討貿易政策,這些亂槍打鳥的關稅措施實在沒有太大成效。
拜登貿易政策的另一步,是解決美國、歐盟針對自家飛機製造商補助的長久爭議。美歐各對波音、空中巴士提供補助,互控對方獲得非法補助並且課徵報復關稅,美國已對歐洲價值75億美元的產品課稅25%,飛機進口則須課徵15%關稅。歐盟本周一宣布對波音飛機等價值共4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徵關稅。
心得:
美國屬於總統制國家,意即總統的權力相對較大,因此在政策上總統握有很大的決定權,川普在貿易政策上是屬於較強硬的一位領導者,之前的中美貿易戰,乃至從2004就爭吵許久的空中巴士與波音的美歐爭議,都能看出川普的貿易路線是走強硬路線的,而我們也能看出拜登與川普的貿易策略是相反的,他打算以合作取代對立,先建構盟友關係,以讓兩邊的貿易能持續平穩發展。
在這次的疫情之下,許多產業受到重創,而貿易的產業更是受到極大的創傷,若拜登以這種方式去建構貿易關係,是否會讓美國的貿易產業在這次的疫情下持續虧損呢,都是我們值得關注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