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政四B 黃子維 06114239

政四B 黃子維 06114239

 

【標題】Covid-19: 歐盟倡議就大流行病締約

 

 

【日期】04/12/2020 - 20:16

 

 

【出處】https://www.rfi.fr/tw/%E6%94%BF%E6%B2%BB/20201204-covid-19-%E6%AD%90%E7%9B%9F%E5%80%A1%E8%AD%B0%E5%B0%B1%E5%A4%A7%E6%B5%81%E8%A1%8C%E7%97%85%E7%B7%A0%E7%B4%84

 

 

【內文】

聯合國大會就Covid-19疫情召開視訊首腦峰會,有140位國家元首ˎ 政府首腦或閣員部長與會。藉此機會,歐盟提出了切實的倡議。

 

 

據本台RFI記者Carrie.N周五(2020124日)發自紐約的報道,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周四在聯大Covid-19視訊峰會上指出,全球被大流行病打了個措手不及,這是某種形式的失敗,必須反省,吸取教訓;還必須加強協調,因為,疫苗領域的成功同時也就是國際互助與動員的成果。

 

歐洲提出強化國際合作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接着以歐盟27個成員國的名義提議,面對未來的大流行病,必須讓這種方法持久化,為預備ˎ 準備和管理此類危機構築集體能力,就大流行病締結一項國際條約。米歇爾認為,這樣的一個文本,將能夠最佳地控制風險,監控可能感染人類的動物傳染病的出現,並最佳地投資和協調科學研究。

 

法德支持加強世衛組織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直接發言的國家元首。法國總統強調,除了疫苗之外,還必須加強那些最脆弱國家的衛生體系。法國與德國一起支持加強世界衛生組織,這個在衛生領域全球唯一的普世組織,並提出其要提高早期預警。以沒有點名方式,提醒有一項國際調查正在進行之中,表明其成員國需要更大的透明。

 

本次聯大視訊首腦峰會在周五的第二天議程中包括三場圓桌會議,就Covid-19疫情檢討聯合國機構的反應,還有後疫情時期的疫苗與重建。

 

 

【心得】

非傳統安全是後冷戰下全球化的產物。由於對安全的性質、定義及認知不同於傳統安全,其所重視的是對整體安全的考量,因而具有跨國性、不確定性、轉化性、動態性等四個特性。

其中特別要提的是動態性,也就是說非傳統安全因素是不斷變化的,過去比較常談及恐怖主義或跨國毒品氾濫等問題,但此次的新冠肺炎所造成全球疫情的肆虐,這種非典型傳染病的問題已然被視為國家安全的威脅,也衍生出全球防疫等跨國性問題,因此可以看到現代國家在因應時出現了許多困難。

 

1.  威脅來源的不確定性

因為病毒這種非傳統安全威脅並非來自某主權國家,甚至不是來自任何個人、組織所為,非常難以事先預防。

 

2.  單一國家無法有效解除威脅,必須依賴各國密切合作

非傳統安全威脅不僅是單一國家的問題,同可能是區域性或全球性的問題。

 

3.  集體行動邏輯

由於國家中心考量與各國現實的考量,即使透過國際合作也難以跨越國家利益的限制。

 

 

即使歐洲提出強化國際合作、歐盟主要大國德、法都表態支持加強世衛組織,但仍難以避免國家中心主義的出現,即使是在歐盟如此高度整合的區塊都無法做到完全的資源共享、共同抗疫,再加上美國的退出,全球治理的概念恐怕難以成型,面對日趨險峻的疫情,大多數國家仍然回歸現實主義的思維,雖現在開始許多國家陸續提出國際合作,但第一回合現實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的交手中,現實主義顯然較占上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政四B 黃子維 06114239

  政四 B 黃子維 06114239   【標題】歐盟各國陸續收到疫苗 德國、匈牙利搶先開打     【日期】 2020/12/27 10:13     【出處】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